首页

女s招男m

时间:2025-05-29 18:39:55 作者:端午假期哪些地区天气较好适合出游?气象专家解读 浏览量:96944

 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(记者 邵萌)5月,今年首次高温过程影响华北、华中、西北等地。端午假期临近,假期期间气温如何?公众出行出游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天气?6月又有哪些天气需要重点关注?29日,中国气象局举行6月新闻发布会,相关专家对此作出解答。

  中国气象局6月新闻发布会现场。邵萌 摄

  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

  中东部地区或有较大范围降水过程

  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张恒德介绍,“端午”假日期间(5月31日至6月2日),北方大部地区总体适宜旅游出行。其中,华北、东北中南部、黄淮东部、西北地区东北部及内蒙古中东部、新疆大部等地旅游出行适宜度气象等级将达到“最适宜”或“适宜”等级,且环境气候舒适度等级可达到“较舒适”以上,适合出行及户外露营等旅游活动。

  他提醒,上述部分地区中午时段紫外线较强,公众户外活动时需适当采取防护措施,预防晒黑晒伤,同时关注临近天气预报,做好旅游出行日程安排。

  此外,张恒德表示,预计“端午”假日期间,中东部地区将有一次较大范围降水过程,湖北东部、江南、广西北部及西藏东南部、河南西南部、安徽中部、贵州、云南东部和西部等地相继会出现较强降雨,旅游出行气象风险等级较高。

  他建议,公众出行时要密切关注临近天气预报,提前做好相关旅游出行日程安排和必要防范措施。尤其需要注意的是,山区降雨易引发地质灾害,出行前要确认景区开放状态,切勿进入未开发或预警区域;徒步人员应尽量远离陡峭山坡与河道,若遇突发状况需及时求助。涉水游玩人员要尽量避免进入陌生水域,强降雨天气后不要进行漂流、游泳;乘船人员需检查救生设备,遵守安全规定,遇强对流天气须立即避险。

  “河北南部、山东北部、河南西部、广西、新疆盆地等地部分地区地区有2至3天日最高气温为32℃~34℃的晴热天气,其中广西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5℃~37℃。到上述地区游玩需关注高温天气对户外活动的不利影响,做好防晒补水工作,避免中暑。”张恒德说。

  6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

  北方旱区旱情将有所缓和

  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,预计6月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,其中东北南部、华北东部、华东北部和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、新疆北部、西藏等地偏高1℃~2℃。

  降水方面,内蒙古东部、东北地区北部、华东中南部、华中西北部、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局部、西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,其中黑龙江北部、安徽东南部、浙江大部、上海、江西东北部、青海大部等地偏多2~5成;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,其中东北南部、华北东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北部、新疆北部等地偏少2~5成。

  贾小龙提醒,根据6月气候趋势预测,华北东部、华东南部、华中南部、华南、西南地区东南部等地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风险较高,需关注对人体健康及能源保障的不利影响。西南地区北部和西部、西北地区中南部、华东中南部等地降水明显偏多,存在阶段性强降水引发地质灾害及城乡暴雨积涝的风险。建议加强隐患点巡查排查,交通运输、电力供应、通讯保障等方面做好防范应对措施。

  此外,据他介绍,预计5月29日夜间到6月1日白天,甘肃南部、陕西大部、河南中南部等旱区将有一次明显降雨过程,以小到中雨为主,其中陕西南部,河南南部的部分地区有大雨。6月北方旱区降水增多,旱情将会有所缓和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杭州:民间龙舟队“二月二”开桨

匈牙利国家经济部工业事务副国务秘书 纳吉·亚当:现在的形势以及时机,对于向消费者推广电动汽车至关重要。因为现在如果没有优惠措施,消费者不会选择电动汽车,而是会购买同类别的传统燃油车。所以,为实现全球气候目标以及技术转型,应该采取一切措施和行动来推广电动汽车。

全球网络峰会在卡塔尔举行 中国科技“出海”受欢迎

据介绍,沈阳文旅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,为城市发展作出重要贡献,先后入选全国旅客满意十佳城市、全国十大夜游热门城市。“五一”假期热度同比飙升,城市TOP20榜单第14,是东北地区的第一名。

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9月8日起在厦门举办

日均4场讲解,单次讲解2个小时,这是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讲解员李甜每天的输出量。服务游客边走边说,她每天长达8个小时的讲解中,步行3.6万步,总路长约20公里,相当于一场半程马拉松。

证券时报专栏文章:香港创业板改革“破旧立新”正当时

根据台湾监理服务网资料显示,发生事故的游览车为2019年出厂,皆有定期检验,下次验车时间为2024年,车辆煞车应该没有问题,也未查获违规纪录。

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研究中心(上海大学基地)揭牌成立

相关资讯
跟着总书记看中国 | 教育强国

(一)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,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。一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。强化基础研究前瞻性、战略性、系统性布局。瞄准产业发展需要,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。推动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发展。二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和优化升级。制定实施重点制造业提质降本扩量行动方案。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、技术改造升级工程。健全市场化法治化化解过剩产能长效机制。三是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。启动实施产业创新工程。巩固扩大新能源汽车、信息通讯等产业优势。打造生物制造、商业航天、新材料、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。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和支持政策。四是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。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。适度超前布局建设数字基础设施。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。五是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。开展服务业融合发展行动,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,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。六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。优化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和系统集成,畅通国家基础设施网络主骨架,更好发挥基础设施体系的整体效能和综合效益。

热门资讯